空空导弹发动机只能工作10秒左右,为什么能击中目标

汽车 时间:2023-03-31 09:12:05 阅读:4530 汽车归档
空空导弹发动机只能工作10秒左右,为什么能击中目标?

最佳答案

失眠的乌龟

谦让的短靴

2023-03-31 09:12:05

空空导弹根据导弹种类的不同,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各不相同。攻击距离越长的导弹,发动机工作时间就越长,攻击距离越短的导弹,发动机工作时间就越短。现代战斗机在进行缠斗的时候,使用航炮的几率非常低,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使用近距离空空导弹和中距离空空导弹。这两种导弹能够击中目标,靠的是精确制导系统的帮助,例如我们熟悉的红外追踪系统。

近距离空空导弹的发动机工作时间在10秒之内,格斗距离一般在10公里左右。现代空战讲究的是发现即摧毁,在高科技技术的辅助下,战机从发射导弹到击中敌人,往往只有几秒的时间,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敌人可能已经躲过了导弹的追踪。由于隐形技术的发展,现代空战中战斗机发生近距离缠斗的可能性较大。假如在10公里的距离内发现敌军战斗机,我方战斗机发射一枚近距离空空导弹,近距离格斗导弹在完成加速后,能够具备4马赫的速度,要比战斗机的极限速度更快。

在这个速度下,导弹每秒的飞行速度就能达到1300多米,10秒的时间里面,导弹就已经飞行出去13公里,这个距离已经超过了两架战斗机缠斗的距离。假如在导弹发射出去的同时,敌方飞机进行躲闪,那么导弹可能在动力航程内无法攻击到敌方战斗机。这时候导弹还会有一个最后的惯性航程,惯性航程中导弹仍然具备一定的制动能力和追踪能力,只要是能够追的上地方战斗机,惯性航程内的导弹仍然能够击落敌方战斗机,只不过击中的概率比较小。

中距离空空导弹的发动机制动时间在10秒以上,主要用来攻击远距离的敌方战斗机。中型空空导弹的攻击原理和近距离空空导弹一样,具体使用哪种导弹,主要看飞行员在多少米的距离外发现敌人。除了这两种空空导弹,还有一种超远程空空导弹,超远程空空导弹听名字非常的霸气,但是实用性却不高。因为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快,超远程空空导弹很难能够在千里之外锁定战斗机,一般超远程空空导弹只能用来攻击笨重的预警机。

一些人看到这里会问,既然惯性航程内导弹击中目标的概率较小,为什么不增加导弹发动机的使用时间呢?其实真正制约导弹的发动机工作时间长短的因素,是导弹的体积的问题。战斗机携带的导弹,一定要足够袖珍,才能保证载弹量和飞行速度,因此格斗导弹的燃料,都是刚刚足够用,宁可依靠惯性航行,也不能增大导弹的体积。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现实的糖豆
    回复
    2023-03-31 09:12:05

    “流星”是以吸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新一代空空导弹。该弹采用了主动寻的雷达导引头及双向数据链技术,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比大于10,具有相当宽的飞行包线。通过对该弹的各项性能的分析,可以确定“流星”导弹的整体作战性能将超过世界各国现役的各型中程空空导弹。

    导弹采用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和弹载脉;中多普勒雷达,具有全天候攻击能力,在相当广的空域内具有同日寸对付多个目标的能力,即使目标做8~9G的机动过载,“流星”依然能够跟踪到目标并将其摧毁。该弹的主要载机为“阵风”、“台风”、“鹰狮”等战斗机,攻击目标包括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等在内的空中目标。

    导弹全长为3.65米,弹径180毫米,发射重量为185千克,动力装置为可变流量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采用双下侧二元进气道,弹体中部有两片弹翼。弹体主要由导引头天线罩、电子系统舱、战斗部舱以及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舱4部分组成。数据链接收机安装在两个进气道之间,数据链天线则安装在弹体的尾部。导弹采用正常的气动布局,静稳定尾翼控制,进气道间隔为90。径向角,呈面对称配置。4片全动式梯形尾舵、2片固定弹翼,与二元进气道一起呈轴对称配置。2003年设计小组更改了设计方案,将原先设置在弹体中部的2片弹翼取消,同时减小了弹体尾部的4片尾舵的面积,这样整枚导弹看上去更加简练,其飞行速度也将有所提高。

    与AIM-120等轴对称导弹不同,“流星”导弹的最大升力面的法向升力大于其他方向的法向升力,因此其气动布局构成升力弹体,只有采用倾斜转弯机动控制模式才能避免大的侧滑角给进气道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获取较大的横向过载能力。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最早提出“未来中距空空导弹”概念的时候,美国雷声公司和由德国、法国组成的联盟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竞标方案,双方均采用了正常式气动布局、双下侧二元进气道,差异表现在弹翼的设计上,雷声公司的方案没有弹翼,主要靠弹体产生升力,而德法联盟的方案则采用4片弹翼,呈对称分布,最后的设计则采用了2片弹翼。大多数尾翼控制的导弹都同时装有弹翼以提高气动效率、滚动稳定性和机动能力,但对于中远程空空导弹来说,在主要作战高度具有最小的平飞阻力是至关重要的,较小的平飞阻力意味着较大的航程,在巡航段导弹所需的平飞攻角较小,所以无弹翼的导弹对增加导弹的射程较为有利,所以,雷声公司的方案较注重的是以较小的重量实现较大的射程。

  • 善良的胡萝卜
    回复
    2023-03-31 09:12:05

    导弹是现代战争中广泛使用的武器,导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发明的,德国首先使用了导弹这种武器。当时德国发明了两种导弹,这就是V1和V2,V1是一种采用酒精为燃料的巡航导弹,而V2则是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弹道导弹。所以说任何导弹都是带有发动机的,但是在飞行的各个阶段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有很大的不同。

    有的导弹之所以可以具备超过8000千米的射程就是因为使用了火箭发动机,弹道导弹的使用方式是利用火箭发动机把导弹推向大气层外,而运行的轨道是按照抛物线的形式进行,当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导弹的速度是最小的,然后导弹再返回大气层,在这个过程中就没有发动机在工作了。导弹的射程是根据发动机的推力和火箭携带的燃料来决定的,当然也和火箭本身的重量有关系。

    弹道导弹的飞行是不依赖与空气的,这是与巡航导弹最大的区别,巡航导弹的发动机也有使用火箭发动机,但是还是需要通过弹翼获得升力,这是与弹道导弹的区别。巡航导弹刚开始就是一个小型的飞机,而在冷战的时候苏联研制的巡航导弹的大小和飞机都差不多。

    巡航导弹能够飞的远就要看所携带的燃料了,当然尺寸也要足够大才行。目前的空空导弹等都是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这些导弹是利用弹翼来获得升力的,但是在空空导弹的射程之内也不是发动机一直在工作,因为到最后导弹是依靠惯性在飞行。

    其实运载火箭的射程更大,包括之前进行登月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等都是庞然大物,多台发动机同时工作才能保证宇宙飞船飞的更远,这个是和导弹是一样的。

  • 彩色的毛巾
    回复
    2023-03-31 09:12:05

    从技术角度说,新一代远程空空导弹应具有三大特征:多模式主/被动导引头;基于战场信息网络系统的中段复合制导;理想动力装置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目前现役的中远程空空导弹绝大部分所采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已经趋于极限,所以各国的导弹设计人员都把目光转到了冲压发动机上,这将是空空导弹动力系统的一次革命性进步。冲压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的、用于高速飞行的、尖端航空科学技术,它结构简单,重量轻,推重比大,成本低,非常适合于高空高速飞行。在飞行马赫数大于3的条件下使用,有较高的经济性。冲压发动机可以使导弹获得更高的巡航速度和更强的末端机动能力,大大缩短拦截时间,使对手没有时间规避,从而使高概率杀伤区扩大2-3倍。需要注意的是,纯粹的冲压发动机没有零速度起飞能力,必须依靠助推器将其加速到1.5-2.5马赫的速度时方可工作。新一代远程空空导弹普遍采用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其火箭部分就主要起助推作用。目前已知的采用冲压发动机的空空导弹有欧洲的“流星”,中国的PL-12、PL-13,俄罗斯的R77M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