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古玩收藏 时间:2023-03-31 07:48:48 阅读:997 生活归档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最佳答案

着急的可乐

可爱的白昼

2023-03-31 07:48:48

先秦书法 甲骨文 戍嗣子鼎 石鼓文 散氏盘 大盂鼎 大克鼎 毛公鼎 墙盘 战国越王剑铭 攻吴王夫差鉴 虢季子白盘 侯马盟书 陈曼簠 青川木牍 郭店楚墓竹简

秦汉书法 张芝 皇象 蔡邕 阳陵虎符 秦诏量铭文 莱子侯刻石 张迁碑 鲜于璜碑 石门颂 曹全碑 天发神谶碑 乙瑛碑 魏晋南北朝 钟繇 索靖 王羲之 王献之 王珣 陆机 元怀墓志 元晖墓志 张猛龙碑 张黑女墓志 泰山经石峪 敦煌书法

隋唐五代 董美人墓志 智永 贺知章 张旭 欧阳询 褚遂良 颜真卿 李邕 徐浩 怀素 孙过庭 柳公权 杨凝式

宋辽金 李建中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蔡京 欧阳修 林逋 赵佶 薛绍彭 白玉蟾 朱熹 张即之 吴琚 文天祥

元代 赵孟頫 杨维桢 鲜于枢 倪瓒 邓文原 康里巎巎 饶介 冯子振 张雨 柯九思

明代 董其昌 王铎 文徵明 祝允明 徐渭 王宠 张瑞图 黄道周 倪元璐 陈淳 陈献章 陈继儒 陈洪绶 憨山 蔡羽 唐寅 米万钟 莫是龙 沈度 沈粲 宋克 孙慎行 释担当 文彭 解缙 邢侗 姚绶 张弼

清代 傅山 八大山人 伊秉绶 金农 邓石如 何绍基 吴昌硕 顾炎武 石涛 宋曹 查士标 郑簠 包世臣 巴慰祖 陈鸿寿 铁保 莫友芝 张照 周亮工 高凤翰 郑燮 汪士慎 李鱓 黄慎 梁巘 刘墉 王文治 钱沣 万经 龚贤 丁敬 黄易 赵之谦 翁同龢 翁方纲 吴让之 徐三庚 吴大徵 沈曾植 曾国藩 张裕钊 俞樾 杨守敬 姚鼐 蒲华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近现代 毛泽东 林散之 高二适 胡小石 黄宾虹 白蕉 于右任 齐白石 萧娴 李叔同 鲁迅 邓散木 陈衡恪 蒋中正 李瑞清 郭沫若 胡适 丰子恺 叶恭绰 应均 费新我 潘天寿 溥儒 马一浮 沙孟海 陆维钊 来楚生 王福庵 王蘧常 马叙伦 章炳麟 张大千 郑孝胥 徐悲鸿 谢无量 徐生翁 唐云 陆维钊 刘海粟 陈大羽 钱君陶 徐无闻 程十发

当代书法 启功 赵朴初 沈鹏 张海 孙晓云 华人德 李刚田 储云 曹宝麟 陈振濂 何应辉 黄敦 刘正成 尉天池 石开 周俊杰 赵雁君 薛龙春 薛明辉 刘颜涛 林邦德 王镛 聂成文 张强

最新回答共有10条回答

  • 知性的冬天
    回复
    2023-03-31 07:48:48

    再讲这些历代兰亭奖获得者之前,我先介绍一下书法兰亭成就奖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中宣部批准的唯一国家级书法艺术最高奖,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专业奖。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

    奖项以书圣王羲之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命名,和“矛盾文学奖”、电影“百花奖”、戏曲“梅花奖”和音乐“金钟奖”齐名

    是我国文艺界最高奖项之一。

    总的来说获得这个奖就是书法界的最高荣誉了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历届获得兰亭成就的书法家有哪些,我相信这里面肯定有你觉得德不配位的人在

    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2人)

    ● 潘主兰

    ● 启 功

    潘主兰丨(1909--2001),福建福州市人。

    1928年肄业于福建经学会国文专修科, 历任福州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会长,福州画院副院长,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顾问,福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潘主兰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

    被中国书法家协会称为“占主导地位老书法家、代表着今日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不愧为我国的书法大家”。

    2001年获中国文联与中国书协共同主办的国家级书法专业学术奖——“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终身成就奖”。

    启功丨(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政协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4人)

    ● 王学仲

    ● 李 铎

    ● 沈 鹏

    ● 欧阳中石

    王学仲丨(1925-2013),1925年生于山东滕州。书画家、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当代中国书画网艺术顾问。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

    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李 铎丨(1930年4月19——),湖南醴陵市新阳乡易家渡人。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沈 鹏丨(1931年——),江苏省江阴市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欧阳中石丨(1928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阳镇西徐村。

    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京剧奚派传人。

    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副院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4人)

    ● 孙其峰

    ● 刘 江

    ● 沙曼翁

    ● 姚奠中

    孙其峰丨出生于1920年,山东招远人,国立北平艺专毕业,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

    天津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院部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西泠印社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天津当代美术教育(高等美术教育和社会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

    2013年,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刘 江丨1926年7月生,四川万县人。

    1945年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预科习绘画,1949年投笔从戎,1957年复学于浙江美院国画系,得校长潘天寿教授书法、篆刻。

    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书法、篆刻等课程。

    曾任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浙江书协副主席。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执行社长。

    沙曼翁丨满族,祖姓爱新觉罗,原名古痕,1916年生于江苏镇江,长期寓居苏州。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原顾问、东吴印社名誉社长,

    新加坡中华书学会评议委员、菲律宾中华书学会学术顾问。

    2009年,因其在书画篆刻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和影响,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其为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和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姚奠中丨(1913.05~2013.12.27),男,原名豫泰,别署丁中、刈草、樗庐,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南阳村人。

    国学大师,中国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书法家。师从章太炎研究国学,为章太炎晚年收录的七名研究生之一(唯一一届研究生)。

    2009年,荣获第三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3人)

    ● 尉天池

    ● 陈方既

    ● 刘 艺

    尉天池丨曾任日本文部省1986年度特聘书法教授,执教于国立爱知教育大学书法系。

    1985年起,任硕士学位书法研究生导师、日本书法留学生导师。

    先后师承沈子善、林散之先生。书学篆、隶、草、楷、行诸体,尤擅行草,书风苍劲浑厚,潇洒豪放,秀逸清奇。

    书作曾多次参加全国书展和对外交流展。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陈方既丨(1921—)别名陈泽浦,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是我国著名学者、理论家、画家、书法家。

    1946年毕业于国立艺专西画科。1980年后逐渐从事书法理论研究。

    在全国各书法报刊发表文章近400篇。《论书卷气》一文获全国首届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曾被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聘为第一届学术委员。

    2002年被中国书协授予第二届“德艺双馨会员”称号。

    刘 艺丨(1931年——2016年)原名王平,别署王实子。著名书法大家。,原籍台湾台中市。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创作评审委员会主任、编审。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军事博物馆中国红色文化书画协会名誉主席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中国书协“特别贡献奖”。

    书法精于今草及章草,兼擅行、楷、隶、篆诸体。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2人)

    ● 孙伯翔

    ● 周慧珺

    孙伯翔丨1934年10月4日出生于天津武清县,字振羽,别署师魏斋主人。

    崇尚碑学,倾心北派,兼涉隶、篆、行、草、书作雄强古拙,形散神聚,气质不凡。

    曾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进修学院教授、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书协副主席。

    潜心翰墨至今六十年有余,曾习唐楷,后专师北魏石刻。曾获天津市“鲁迅文学奖”。

    周慧珺丨女,1939年出生,浙江镇海人。1962年 参加上海市青年宫书法学习班。得到沈尹默、拱德邻、翁闿运等著名书法家亲授。

    以节临米芾《蜀素贴》行书入选由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后第一次举办的上海市书法展览。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最后我说一句,我觉得能获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的,功底和实力还是都不错的。

    只是夸大了,这里面有些人的字确实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你觉得呢?

    喜欢点个关注哦

  • 眼睛大的电源
    回复
    2023-03-31 07:48:48

    欧阳中石(济南市) 王天胜(文登) 王学仲(滕州) 邹德忠(烟台市) 云晶子(临沂市) 傅玉坤(泰安市) 陈经五(济南市) 石 桥(曹县) 密舒僖(临沂市)王学义(青岛市) 李季(济南市) 杨保厘(潍坊市) 黄汉宇(青岛市) 晏少翔(山东) 慕凌飞(山东) 王伟(青岛) 王新民(泰安市) 刘鸿禧(胶州市) 李宝璞(莱芜) 路 蓬(济南市) 李锡凤(平度市) 张成斌(烟台市) 王美玉(济南市) 谭又源(济南市) 照文光(青岛市) 刘明路(济南市) 赵振声(济南市) 赵 峥(济南市) 黄胜民(济南市) 王月升(济南市) 巩端璎(淄博市) 唐曾宏(济南) 邢业增(济南市) 季祥云(烟台市) 冯效冯(烟台市) 许子参(青岛市) 黄汉宇(青岛市) 王永义(济南市) 刘志正(栖霞市) 王宪英(栖霞市) 杨贯道(青岛市) 李魁英(济南市) 徐小亭(临沂市) 盛品珊(青岛市) 刘金城(泰安市) 尹宽祚(济南市) 曲淑良(青岛市) 舒 德(青岛市) 谢 勇(泗水县) 刘德俊(青岛市) 李少英(烟台市) 王学春(淄博市) 王文祥(临沂) 张凤钧(淄博市) 李行之(青岛) 张成斌(临朐) 潘 奇(济宁市) 王学曾(潍坊市) 隋明尧(青岛市) 姜文德(烟台市) 张彦青(济南市) 卢正芳(济南市) 邹积鑫(济南市) 魏 庆(济南市) 晋葆良(济南市) 李统新(济南市) 王建新(济南市) 王 颖(济南市) 王富华(济南市) 傅海珠(济南市) 赵 倩(济南市) 秘如南(济南市) 李德森(济南市) 张象元(济南市) 吴乃华(济南市) 王允敬(济南市) 鞠成秀(济南市) 舒大文(济南市) 张宗方(济南市) 郭人杰(济南市) 刘卫东(济南市) 张克庆(济南市) 侯平玉(济南市) 刘玉琛(济南市) 冯攸满(济南市) 冯承立(济南市) 陈文彬(济南市) 贾绪荣(济南市) 曾宪兴(济南市) 胡延祥(济南市) 姜 凤(济南市) 高天恩(济南市) 储少华(青岛市) 于毅夫(青岛市) 张淑梅(青岛市) 安廷山(泰安市) 宋致公(广饶县) 王宪钦(淄博市) 孟 彤(临沂市) 孙若波(济南市) 张绪武(东营市) 赵和流(泰安市) 王仲秋(青岛市) 阎福祥(济南市) 姜宝港(济南市) 刘书勋(青岛市) 丛兰滋(淄博市) 赵大郡(济南市) 徐福平(淄博市) 迟钟山(烟台市) 李修举(潍坊市) 张海光(济南市) 张荣廷(济南市) 孟庆松(济宁) 包世明(烟台市) 刘洲(济南市) 夏金锋(潍坊市) 李宪润(泰安市) 王佩茂(东营市) 陆天乐(平度市) 田传文(枣庄) 马尚武(潍坊市) 吴维道(潍坊市) 刘思民(章丘市) 林善庭(青岛市) 井锡泮(临朐县) 王建勋(济南市) 柳芳仁(乳山县) 高浮沉(青岛市) 范相杰(栖霞市) 张海峰(济南市) 郭海洲(齐河) 程宝源(济宁市) 曹寿泉(济南市) 王江清(青岛市) 郑晓谷(青岛市) 郭志诚(潍坊市) 张思厚(淄博) 潘德厚(淄博) 宫德成(济南) 柴英昌(青岛市) 王健民(潍坊市) 张乃昌(淄博) 徐舜卿(淄博) 迟受伟(青岛市) 尹玉滋(青岛市) 蓝志安(青岛市) 吴玉桐(济南) 袁日法(乐陵市) 朱子祥(济南市) 王知斗(青岛市) 刘华南(济南市) 王木兰(济南市) 张蓬洲(充州市) 宋林茂(高密市) 罗相连(高密市) 李池(高密市) 王复荣(淄博市) 郭锐(济南市) 崔贵清(潍坊市) 高秉廉(青岛市) 王德民(淄博) 詹瑞珍(淄博市) 李若谷(济宁市) 王新斋(济宁市) 邹志坚(烟台) 孙志坚(烟台市) 聂冰如(济宁市) 程宝源(济宁市) 石金生(潍坊市) 杨生吉(临沂市) 周宝田(临沂市) 刘刚毅(临沂市) 王廷仁(淄博市) 范芸安(济南) 马吉尧(泰安市) 崔贵清(潍坊市) 孙孟林(淄博) 郝德松(汶山县) 张仲礼(济南市) 姚三石(薛城) 罗相诗(高密市) 王奎元(临沂) 申永博(临沂市) 胡寿山(临沂市) 刘长玮(滕州市) 申永业(临沂市) 刘守君(即墨市) 解晓方(临沂市) 谷守春(济宁市) 赵祥生(滕州市) 杨涤非(临沂市) 田传文(枣庄) 夏侯剑飞(临沂市) 张慕吉(临沂) 马景岭(临沂市) 石明贤(青岛市) 郭子宣(潍坊市) 傅玉坤(淄博) 侯立友(高唐县) 刘克文(海阳市) 张海清(济宁市) 李纲(济南市) 于文学(青岛市) 丁乐春(济南市) 綦世宝(平度市) 高华美(济南) 郑经五(潍坊市) 袁汝铎(龙口市) 韩效友(潍坊) 徐德安(济南) 方瑞吉(山东师大) 刘小青(长清) 赵清国(济南市) 郑适之(烟台市) 李春年(青岛) 赵景文(安丘市) 王端海(莱芜市) 刘汉民(莱芜市) 孙迎光(淄博市) 卢尚文(济宁市) 王传友(济宁市) 杨善达(济南市) 陈朝桐(济宁市) 张逊(滕州市) 李世纯(济宁市) 牟景山(潍坊市) 姜兴恕(淄博市) 李志鹏(淄博市) 刘勇进(济南市) 董书府(高密市) 张景参(潍坊市) 王敬明(招远市) 于春桂(乳山市) 宋士俊(济南市) 魏宝玉(费县) 冯瑞林(青岛市) 高庆澍(济南市) 孟广儒(莱芜市) 杜建民(青岛市) 宋 晓(济南市) 李增武(济阳县) 陈琳琳(青岛市) 纪家才(济南市) 陈宗毅(济宁市) 马 奎(潍坊市) 王辉山(烟台市) 彭永俊(荣城市) 李文曾(惠民县) 刘承国(济宁) 王仁林(青岛市) 聂景康(济南市) 禹翠芳(青岛市) 王文俊(诸城市) 王法颜(淄博市) 刘玉莹(青岛市) 徐向荣(烟台市) 王天民(烟台市) 赵华平(潍坊市) 林建敏(济南市) 李其勋(济宁市) 张效参(济南市) 袁 诚(莱芜市) 崔 龙(济南市) 韩 法(济南市) 王振武(兖州) 张就兹(青岛市) 包虹波(平邑县) 袁延佩(曹县) 施志雁(莱州市) 岳海波(山东艺术学院) 王胜华(济南市) 陈晓燕(枣庄市) 黄国民(泰安) 胡定南(章丘市) 陆 山(临沂市) 鉴长春(枣庄市) 王 珂(潍坊市) 祝夫刚(平邑县) 张继国(枣庄市) 房新泉(临沂市) 刘 峥 (德州) 荆岱峰(邹城市) 谭诸武(潍坊市) 谭世明(枣庄市) 赵子富(邹城市) 郭继常(菏泽市) 赵伟田(莒县) 张广俊(烟台市) 李 辉(淄博) 马永云(滕州市) 毕顺先(东营市) 陈师超(新泰市) 郭士法(滕州市) 张切易(枣庄市) 娄尚坤(曹县) 范银山(栖霞市) 王聚仁(淄博市) 萧 东(济南市) 孙彦明(滕州市) 吕林家(济南市) 李 丽(曲阜市) 王相生(费县) 纪 君(潍坊市) 张开贤(莱阳) 于修奎(桓台县) 宋秉民(曲阜) 郑培亮(聊城) 姚山晨(淄博市) 刘照剑(曹县) 常 明(新泰市) 林建敏(济南市) 孟庆海(滕州市) 李小房(济宁市) 任玉峰(枣庄) 候加森(兖州市) 刘理伟(徽山县) 王清平(潍坊市) 曹庆彬(青岛市) 张海清(济宁市) 张星斗(枣庄市) 于洪亮(栖霞市) 李传平(高青) 徐俊峰(济南市) 杨志高(胶州市) 候玉麟(菏泽市) 翟卫民(枣庄市) 乌 峰(济宁市) 候西城(曹县) 宫本健(烟台市) 陈金言(济宁市) 宋德风(荣城市) 纪 平(莱阳市) 刘玉泉(济南市) 赵金文(禹城市) 刘乃仑(胶州市) 冷石珍(邹城市) 吴山石(夏津县) 张积成(枣庄) 刘君玉(威海市) 张建业(青岛市) 刘艺林(荏平县) 索龙坤(淄博市) 臧 强(莱阳市) 姜 山(胶州市) 胡群慕(青岛市) 樊 萍(淄博) 刘 滨(临沂) 李 杰(淄博市) 朱冬青(济宁市) 巴 山(聊城市) 毕利君(淄博) 孙 毅(新泰市) 马德波(日照市) 路吉飞(淄博市) 梁兆存(菏泽) 刘国卿(潍坊市) 孙良利(冠县) 鲁海平(临沂市) 潘 农(莱芜市) 张宝珍(费且县) 郑建成(临沂市) 陶安金(日照市) 齐永新(淄博) 初建立(临沂) 高 群(临沂) 吕祥森(淄博市) 李胜彬(临朐) 张立涛(枣庄市) 于鲁俊(菏泽市) 张庆跃(菏泽) 张民生(济南市) 苏兆洪(青岛市) 邵 艺(莱西市) 张 伟(临沂市) 唐文国(枣庄市) 戚代桦(沂南县) 逯宝文(嘉祥县) 张奎方(成武县) 王建军(东营市) 茅 林(曲阜) 赵建军(济南市) 姜作臣(济南市) 蒋长玉(济南市) 王春荣(淄博市) 王树首(日照市) 孙振华(乳山市) 常朝辉(济南市) 李亚光(济宁) 闾中柱(胶州市) 杨华山(徽山县) 周 黎(徽山县) 张耀明(诸城市) 贾世玉(临沂) 王鸽榄(临沂市) 聂 群(济南市) 朱荣华(临沂市) 王有志(临沂) 杨仁思(青岛市) 武德友(邹城市) 隋 明(青岛市) 张 健(济宁市) 张揆戌(定陶) 张立涛(枣庄市) 逢春伟(安丘) 李 波(淄博) 刘学海(枣庄市) 卢景春(莒南县) 陈涤生(济南市) 张连刚(青州市) 徐 立(曲阜) 丰海滨(曲阜市) 马守勇(日照市) 张连富(东营市) 段廷刚(新泰市) 刘新岸(枣庄市) 仇 东(新泰市) 吕炳霄(济南市) 侯承义(平邑县) 石少常(枣庄市) 孔庆恕(滕州) 侯 凯(淄博市)

  • 美满的荷花
    回复
    2023-03-31 07:48:48

    魏邦正,法号:飞雄,道号:礼正,汉族,生于1951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人,大学文化程度。196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转战于甘肃、云贵、四川、辽宁等省份。他闲暇之余,酷爱书法与古代中医学,并攻读历代医学名著针灸学,在书法、针灸学、古今道玄学、阴阳五行、术数易理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现为中国国画院常务理事,西部书画研究院理事,谨稽陕西华山五里观玉帝洞陈至良大真人门下。40多年来,他笔耕不缀,将书法、道玄学、医学融为一体,并不断探索追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其书法行、草、隶、篆尤为擅长,均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性书法展分别获奖,传略和作品入编全国多部辞典。其作品深受书画爱好者的喜爱,传略和作品被新闻媒体做过专题报道,他是陇上颇具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一位著名书法家。

    望采纳

  • 深情的大船
    回复
    2023-03-31 07:48:48

    1、欧阳中石

    欧阳中石,山东省肥城市人,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早年拜在京剧大师奚啸伯的门下。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馆长。

    同时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山东省方志馆名誉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2、武中奇

    武中奇,1907年生,山东省长清县固山镇后大彦村人,家里世代务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行伍出身,历任一中队班长、排长、中队长,军区副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下大队副大队长,大队进驻上海后,先后任上海市监狱副典狱长、南京市文管会副主任等职。离休后仍致力于书法艺术创作,曾出版《武中奇书法篆刻集》等。山东省政府与济南市政府在济南市五龙潭公园为其建有“武中奇书法篆刻展览馆”。

    3、王学仲

    王学仲 (1925-2013),1925年生于山东滕州。书画家、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当代中国书画网艺术顾问。

    1953年起在天津大学任教,创立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兼任南开大学、广州美院及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荣誉所长,中国文联第八届、九届全委会荣誉委员,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画家。

    4、沙孟海

    沙孟海(1900年—1992年),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5、萧娴

    萧娴(1902—1997),中国当代最为著名的女书法家,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贵州省贵阳市人,父亲萧铁珊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员,工诗文,善书画;萧娴幼承庭训,小小年纪就以善作擘窠大字闻名乡里。

    1964年被吸收为江苏文史馆馆员,1981年,江苏省南京市文联为她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书展,历时一月盛况不衰,这次书展充分显示了她的艺术水平和风格,是建国以来江苏省最盛大、历时最长、观众最多的书展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1:百度百科-欧阳中石

    参考资料来源2:百度百科-武中奇

    参考资料来源3:百度百科-王学仲

    参考资料来源4:百度百科-沙孟海

    参考资料来源5:百度百科-萧娴

  • 谦让的蜗牛
    回复
    2023-03-31 07:48:48

    滕州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根据考古发现,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时南部为鄫国,北和西北为滕国和薛国。后几经变称,明时,北置滕县,南置峄州,后降峄州为县。清循明制。

    在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战国时,齐贵族田文,号孟尝群,受封于薛,门下有食客3000,先后出任齐相、秦相和魏相,是当时名扬四海的显赫人物。薛人毛遂,为赵国平原群门下,自荐出使楚国,说服楚王联合抗秦,“毛遂自荐”被历代传为佳话。汉初薛人叔孙通才智过人,被汉高祖刘邦拜为博士,后为太子太傅,为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西汉曾县人匡衡,自幼勤奋好学,曾流传“凿壁偷肖”的故事,在朝迁中官至太子太傅、丞相等职,被历代推为名人。明隆庆进士贾三近学识渊博,曾两次出任现南京光禄寺卿,据考证《金瓶梅》作者即为此人。另外,墨子、滕文公、疏广、疏受等都是享有千古盛名的历史人物。

    古今名人

    [url][b]墨子 [/b][/url]

    名翟,战国时期鲁之小邾国(今山东省滕州市木石一带)人,约生于公元前480年,卒于公元前390年。墨子工匠出身,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出生于劳动人民并为劳动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墨子博学多才,创立了墨家学派。以“[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b]”为宗旨,提出“[b]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b]命”等主张,其主要思想、业绩体现在《墨子》一书。墨子是一位学贯文理、注重实践、百科全书式的平民圣人。[b]墨子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b],他在力学、数学、光学等方面的某些创见与近代科学原理几乎完全相同,后人尊称墨子为[b]“科圣”。[/b]当代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说:“[b]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b]。”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主义大家。

    [b][url]奚仲 [/url][/b]

    任姓,古薛国(今滕州市)人。据传为黄帝之后,夏禹之臣,[b]因善造车,受封于薛[/b],为异姓诸侯。奚仲生活在夏初,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与熏陶,非常喜爱科学技术,再加上天资聪明、勤奋好学,青年时期就成为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奚仲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决心把车造成,为人们解决陆路交通运输的困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了。夏王大禹封奚仲为“车正”。后来奚仲告老回家,大禹就封他为薛国的国君,奚仲遂成为薛国的始祖。今滕州市与薛城区的交界处奚公山西南的小南山上,就是[b]奚仲造车的地方[/b]。

    [url][b]滕文公 [/b][/url]

    战国中期滕国(今滕州市)国君,滕定公之子。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国,在途经宋国时,两次拜见孟子,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诲。增强了将滕国治理为[b]善国[/b]的信心。滕文公做国君后,根据孟子的意见,在国内[b]推行仁政[/b],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赋税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声大震,远近都称文公为“贤君”,自愿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数年后,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贤君,善国之名远扬。

    [url][b]毛遂 [/b][/url]

    战国时薛(今滕州市张汪镇)人,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三年无所为,不被人所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20名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19人,尚缺1人。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到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会谈,求其出兵援赵。半日已过,会谈仍不见成效。毛遂手握宝剑登阶而上,陈其利害,毛遂一席话语说得楚王连连点头称是,遂与平原君歃血为盟,决心楚赵联合共同抗秦。至赵国后,平原君将毛遂视为上客。毛遂后卒于薛,葬于薛城北门外(原滕州官桥火车站处),民国初年,修建津浦铁路时,迁葬官桥车站西,现迁葬墓址尚存。相关典故:说楚合纵 , 毛遂自荐 ,楚廷约纵 ,真人难识 ,三寸之舌,脱颖而出,因人成事,一言九鼎

  • 感性的飞鸟
    回复
    2023-03-31 07:48:48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於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作品特色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於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与宜州贬所。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经伏波神祠诗》,行书墨迹,纸本,46行,每行字数不一,共477字。《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原迹现在日本。此诗帖,洋洋数十行,挥洒自如,笔笔精到,气势开张,结体舒展,范成大评“山谷晚年书法大成,如此帖毫发无遗恨矣,心手调合,笔墨又如人意。”此帖正是一种心平气和的境况下的经意之作,具有黄庭坚书法艺术的特点,是黄庭坚晚年的得意之作。

    吴自然,男,汉族,山东蓬莱人,1934年9月生。早岁酷爱电影艺术,后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字幕美术研究和创作。学书师法黄山谷兼取苏轼、米芾、蔡京诸家之长,又追溯魏晋遗韵,所作行书结体宽博,觉着劲健,险逸流畅。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届书法篆刻展和1983年在日本举办的"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作品被博物馆、纪念馆、名胜地收藏或被碑刻,在《书法》杂志等发表。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吉林分会理事。

    林中阳的书法源于传统,功力深厚,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秉塞北之雄浑,取江南之婉约,潇洒中见沉稳,畅达中具雄强。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并获奖。代表作十米长卷等作品分别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行政学院、总参等党政军机关悬挂和收藏,成名作"龙"曾被中央领导以国礼送给外国高级领导人。曾应邀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福建清源山、陕西白云山、略阳灵岩寺、北京地坛公园、咸阳国际机场等题字并刻石。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林中阳书法选集》,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等单位在中国理事博物馆举办了《林中阳书法展》,并于2002年开始举行林中阳书法展全国巡展。曾为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价值30万元的书法作品,为宁夏希望工程捐赠人民币10万元,为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央电视台关注环保现场拍卖节目捐赠巨幅作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综艺频道》、《国际频道》、《军事频道》、《美术星空》、《西部新闻》、《艺术品投资》等均作过专题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艺报》、《风云人物》、《中华热土》、《中外名牌》、《收藏界》、《东方书法》、香港《大公报》等新闻媒体也作过专题报道。

    谭以文,别署颖闻,号稼穑草堂、心耕簃主人,1956年生于山东省滕州市。幼承庭训,随父学书,后师从费新我先生。1982年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86年当选为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1995年当选为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苏州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博物院特聘画师。

  • 怕黑的爆米花
    回复
    2023-03-31 07:48:48

    作者简介:

    朱灏然

    讳洪宜、敬竹斋主,雅号“鲁南一怪”。1933年生于滕州,酷爱“诗、书、画、印”传统艺术,幼承庭训,年轻时曾从学于现代书画大师胡小石、钱松岩诸先生

    面授,深受教益,现以灏然笔名行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师。四艺园中从艺觅

    趣,继传统追求自我。作品以其行书及“四君子”图为例,基调追古,独具风貌,其作品被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权威艺馆收藏.作品深受国内外收藏家、喜爱。

    国家文化部艺术品鉴定中心润格书法4000元每平方尺,画8000元每平方尺。

  • 洁净的电灯胆
    回复
    2023-03-31 07:48:48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 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于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著重大意义。它标志著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

    1: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2:两晋时期

    晋时,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简牍为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妍放疏妙的艺术品味迎合了士大夫们的要求,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 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 以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 鉴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南朝宋之羊欣、齐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3: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异之处。

    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 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星,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

    【求规隆法—隋唐五代】

    隋朝书法

    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

    1:平正淳和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

    2:峻严方饬如《董美人墓志铭》等

    3:深厚圆劲如《信行禅师 塔铭》等

    4:秀朗细挺如《龙藏寺碑》等。

    【书学鼎盛的唐代】

    1:唐朝书法简介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著力,遂于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 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隋唐五代书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1)隋至唐初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唐初以楷书为主流,总特点是结构谨严整饬。

    (2):盛唐、中唐阶段

    盛唐时期书法,如当时的社会形态追求一种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颠张醉素”(张旭、怀素)之狂草,李邕之行书。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至此中国书法文体已全部确定下来。

    (3):晚唐五代阶段存唐遗风

    西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由于国势衰弱和离乱,文化艺术亦呈下坡之势。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 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势。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另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消歇,以后北宋"四家" 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尚意宣情—宋至明中】

    宋朝的书法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 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书法上有所体现, 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期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 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墀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

    无认是天资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 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己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这在南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书家的学问和笔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黄、米、蔡。

    元代书法艺术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虽然在政治上元朝是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开式美的追求,所以苏轼标榜的是“我书意造本无法”,赵孟頫鼓吹的是“用笔千古不易”前者追求率意之意,后才强调有意之意。 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頫 ,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由于赵孟頫的书法思想绝对不逾越二王一步,所以,他的书法对王派书法的精之处颇有独到的领悟,表现为“温润闲雅”“秀研飘逸”的风格面貌,这也和他信佛教。审美观趋向飘逸的超然之态获得一种精神解脱有一定联系。在元朝书坛也享有盛名的还有 鲜于枢,邓文原,虽然成就不及赵孟頫 ,然在书法风格上也有自己独到之处。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

    纵观元代书法,元代书法的特徵是"尚古尊帖",其成就大者还在行草书方面。至于篆隶, 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这种以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有 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于帖学,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于书坛,较之文 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明朝书法艺术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明初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明初书法 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三子"。

    2:第二阶段--明中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頫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

    3:第三阶段--明末

    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而 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抒情扬理—明中至清】

    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明末书坛的放浪笔墨,狂放不 。愤世疾俗的风气在清初进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遇止的情绪表现。这一点在中期“扬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 复现。于此同时,晚明的帖学统也同时进一步光大发扬,姜英,张照,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 方纲等人在刻意尊 传统的时候,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但由于帖学长时期传承,未有很好地加以清理,认识,调整,某种积弊也日益加深,这就使帖学的颓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正此时,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从热衷于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一时朝野内外,学碑才趋之若鹜,最后成为清朝书坛的发民主流,加之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大力张扬,碑学作为一种 与帖学相抗衡的书学系统而存在。当时著名的书家如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 张裕钊、康有为等纷纷用碑意写字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璨夺目的境地。可谓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一在景观。如果说,帖学家们力图寻找质的愿望没有实现的话,那么这种愿望在碑学那里实现了。

  • 秀丽的雪糕
    回复
    2023-03-31 07:48:48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

    欧阳中石、 沈鹏、 王镛、石开、陈锦城、言恭达、林岫、 张海、张旭光、王冬龄。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艺术简介:

    欧阳中石,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欧阳中石既是一位学问家、又是一位教育家。上个世纪50年代初,年轻的欧阳中石考取了辅仁大学哲学系,一年后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修中国逻辑史,拜在逻辑学大师金岳霖的门下。1954年,欧阳中石毕业于北京大学,开始在中学从事基层教育工作。他教过中学的各门课程,深得学生敬重。在长期从事中学教学的实践中,他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思考,运用他敏锐的目光和明辨的思维,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语文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中学试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面对欧阳中石,就仿佛面对一本厚厚的书,让你敬重,让你深思,让你味之不尽。只是目前价位已高,如能遇上每平尺5000元以下的作品是可以投资与收藏的。

    沈鹏,斋名介居。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等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沈鹏先生书法擅长行草,并兼及隶、楷多种书体。行草以帖派风格为主,对汉魏碑刻,米芾等宋代书家作品都有较深的研究,论其草书主要得笔于怀素《大草千文》并柔和自家隶书的笔法,形成自己草书特色,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达到相当高度的草书家之一。

    沈鹏先生在北京按排名除了启功之外,应排名第一。沈鹏先生作品报价:每平尺10000元,2000年以后的作品市场价在6000 元左右,建议藏家如遇每平尺5000元以下作品,可以购买。沈鹏先生书法作品将来不但收藏价值高,而且升值空间还会很大 。

    王镛,1948年3月出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 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现任中央 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王镛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开派人物”他和石开、、何应辉、沃兴华等被称作“流行书风”的领袖人物和“中国书坛的重量级人物”。 王镛先生的书法取向主要是民间书法,他广泛的吸收了“墓志”、“摩崖”、“简帛”、“瓦当”、“金印”、“砖铭”、“鼎铭”、“秦权”等,要论对民间书法的涉猎之广堪称举世无双。虽然王镛先生是当今书坛颇具争议的人物,但是他对“当代书法”——“流行书风”的影响是无人齐肩的。王镛先生的地位、学问、影响、印、书、画、堪称佼佼者。

    王镛先生的书法作品目前每平尺8000元左右,市场价格:早期作品(指90年代)约在4000左右,他是这几年价格增长比较快的书家之一。从收藏角度出发,也是藏家必须收藏的书家之一。

    石开,1951年生,福建福州市人。原姓刘,别名吉舟,从事艺术职业后改姓石。可以这样说:石开先生是中国印坛顶尖人物。其印风影响当代印坛。早在80年代中期,印坛被称做“三足鼎立”即曰:王镛高步京华;韩天衡雄居海上;石开领风骚于闽南。石开先生也是“流行书风”的领袖人物之一,在当今书坛石开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石开先生书法带有孤峭奇逸的强烈个性色彩,有人说石开书法如鬼画符一般,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因他的书法个性太强烈,以至与当代任何一位书家都拉开距离。其实解析石开先生书法也是很传统的,特别是早期作品不难看出。他受明清书家影响更大一些,在他书法里随处可见深受黄道周和傅山的影响。石开工篆刻,书法,绘画,诗文皆达上乘,石开无疑是既能继承传统又最具创造性的一位书家。将来必成大器。

    石开是最早作为书家(辞去福建书协副主席职务)成为“北飘”一员的,后来干脆辞去中国书协一切职务,以职业书画篆刻为职业。其作品价格是一步一步地提升的,石开性格如同其书法一样有强烈的个性,所出售作品的价格一视同人,作品从不应酬。有人说:因石开篆刻好,在他各种书体中所以篆书最好。我不这样认为,举例说明:如同一名汽车修理工,汽车修得好,不一定汽车开得就好。我认为石开草书最好,石开本人可能也这样认为,从2006年石开作品报价中也不难看出:篆书与行书每平尺2000元,草书每平尺2500元,小字或小品每平尺3000元。目前市场价位:每平尺5000元左右,石开先生作品无论作为投资或收藏都是可以的。

    陈锦城, 1958年生。福建福州长乐人。常来往于北京、武汉等地。陈锦城是我国唯一五体均能双手双笔齐下分写异字的书法家.。双笔五体书法开拓者、奠基人。中国历史第一人,楷、行、草、隶、篆五体书法均能同起同落双管齐下,左右开弓双手、双笔分写异字, 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双手、双笔汉字书写推至艺术的高度。刷新书坛纪录,填补历史空白。

    陈锦城先生重视传统,又能超越传统,书画印俱精,书法功力扎实,是当代民间书法与实力派书法代表人物。陈锦城八十年代书法作品展出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并开始潜心研究双笔书法。九十年代被媒体誉为“全能双管,五体俱佳”,书画作品开始销往全国各地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作品价位逐步提升。

    陈锦城先生五体书法均有很高造诣,行草最好,行草书主要得力于孙过庭《书谱》,王羲之《十七帖》,对米芾,徐渭、王铎,黄道周等古代书家作品都有较深的研究,并柔和《石鼓文》《汉魏碑刻》等篆、隶笔法,形成自家风貌。他创作形式多样,单笔有左笔,右笔,还有双笔创作。他的双笔书法既能用于表演,还可用于创作,且实力雄厚——特别是双笔行草书创作更加突出。他通过双笔不同水墨形成的丰富变化与不同的速度变化,使笔法与墨法互补相发,创作了许多精品,这是陈锦城书法对中国书法技法宝库提供的创造性成果。而这一神奇的技巧,成了其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陈锦城先生书法精品目前市场价位:每平尺3000元--5000元 。市场价位尚不算高,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投资陈锦城先生的作品历史意义不容忽视,投资和收藏前景看好,收藏意义与价值相当高。

    言恭达,1948年生,江苏常熟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 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南大学书法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从言先生书艺来看,也是了不得。言先生各种书体皆能,以草书和篆书最佳。言先生书法师从沙曼翁先生,得沙翁真传。言先生先生篆书主要从《散氏盘》而出,写出了《散氏盘》的真谛——字体用笔浑朴雄伟,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草书则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强烈的书写个性和淋漓尽致的性情挥洒。观其草书气势磅礴,结体多变,转化跌宕,线条富有立体感,圆润中又不失疾涩,劲健而又不失柔美,富有旋律的美感。

    近年来投资和收藏言先生作品的人愈来愈多,特别是06年下半年以来形成高峰。言先生06年作品价位:每平尺3000元 ,目前市场价位:每平尺2500——3000元 。从目前分析,言先生的作品还有很大升值空间,具有相当大的收藏投资潜力 。

    林岫(1945-)女,字苹中、如意,号紫竹居士、颐阳书屋主人。浙江绍兴人。汉族,林岫不仅书法家,而且是诗人。在书协担任主要职务:中国书协副主席、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 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在中国女书法家中排名前三位。当前在北京作品价位已高,但与外地价格形成很大差距,每平尺千元以下作品的时常能遇到,存在地域差别。藏家如遇低价位作品亦可收藏。

    张海,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书协改选前,张海先生的价格为:每平尺2000元,改选后为:每平尺4000元。目前已达近万每平尺,一般藏家难以接受。不过市场上能见到低价位作品: 每平尺2000元至5000元 。随着先生的名气越来越大,且作品价位俞来俞高,造假的数量也随之增高,赝品充斥市场,藏家要特别小心!

    张旭光,是当今书坛比较走红书法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副主任兼《中国书法学报》执行主编,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创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通讯报》主编。 2008年 8月调任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任副秘书长,目前市场价位尚不算高:每平尺2000元左右,很有投资潜力

    王冬龄,1945年生,江苏省如东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协副主席等。1966年与1981年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班,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之邀赴美国讲授中国书法,为该校及加州大学教授,在哈佛、伯克莱等20多所大学举办讲座与展览。1992年底由国家教委招聘归国,到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工作,1994年回中国美术学院执教。1996年赴韩国汉城参加“第四届国际茶文化书画艺术展。”1998年2月巨幅草书参加纽约古根海姆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1999年参加巴黎“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展”,东京“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韩国汉城“现代文字艺术展澳大利亚”“China46”艺术展。2001年3月参加了中国兰亭国际书法节,王冬龄的书法展览与书法艺术专题讲座深受观众欢迎。王冬龄早年师从“当代草圣”林散之,其行草书得林、陆二师真意间又参合了沙翁之磅礴。王先生成名很早,他草书在当代书坛影响很大,特别是他长篇巨作,气势磅礴,震撼心扉。他是一位非常活跃的书家,研究书法艺术如何走向国人和世界,并成功地举办杭州国际草书展;他也是一位非常包容的书家,尽管注重传统、亲和经典,但他也热衷于“现代书法”的探索。

    王先生作品06年报价:每平尺3000元。市场价:每平尺2000元左右。王先生作品很受藏家的青睐,无论投资与收藏都是很好的选择

热门文章